[1] |
冯春, 张凯, 张芳芳, 朱丽娟, 马栋, 刘洪涛, 李双贵. 固溶时效处理对钻杆用Ti-6Al-4V-1Mo-1Zr 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石油学报, 2024, 45(5): 866-874. |
[2] |
贾承造.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前景与未来理论技术五大挑战[J]. 石油学报, 2024, 45(1): 1-14. |
[3] |
邓运华, 杨永才, 杨婷. 世界油气形成的三个体系[J]. 石油学报, 2023, 44(6): 873-901. |
[4] |
李艳平, 汪洋, 向英杰, 谢俊阳, 李雷, 姚华, 屈伟, 付基友. 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多层系油气富集条件及勘探前景[J]. 石油学报, 2023, 44(5): 778-793. |
[5] |
郭豪, 王艳忠, 操应长, 孟涛, 王淑萍, 李宇志, 石泉清, 郭迎春, 王加明. 多期石油充注对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压溶作用的影响——以车镇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砂砾岩储层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3): 485-499,517. |
[6] |
王福伟, 陈冬霞, 解广杰, 李士祥, 曾溅辉, 姚东升, 成铭.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地区延长组7段源-储结构控制下致密砂岩油的差异富集机制[J]. 石油学报, 2022, 43(7): 941-956,976. |
[7] |
姜在兴, 张元福, 袁晓冬, 潘树彪. 燕山构造带滦平盆地中生界油气形成条件与勘探发现[J]. 石油学报, 2022, 43(2): 167-179. |
[8] |
陈义国, 贺永红, 王超, 葛新民, 马芳侠, 孟旺才, 葛云锦, 李晓路, 樊笑微.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8段非常规油藏成因与成藏模式——以盆地东南部甘泉西区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10): 1270-1286. |
[9] |
贾承造. 中国石油工业上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科技攻关方向[J]. 石油学报, 2020, 41(12): 1445-1464. |
[10] |
刘书杰, 谢仁军, 仝刚, 吴怡, 徐国贤.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深水钻完井技术进展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19, 40(S2): 168-173. |
[11] |
胡志伟, 徐长贵, 杨波, 黄志, 宿雯. 渤海海域蓬莱9-1油田花岗岩潜山储层成因机制及石油地质意义[J]. 石油学报, 2017, 38(3): 274-285. |
[12] |
刘成明, 王德利.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Shearlet域一次波与多次波分离[J]. 石油学报, 2016, 37(4): 483-489. |
[13] |
刘合, 杨清海, 裴晓含, 郑立臣, 付涛, 石白茹, 魏松波, 陈琳. 石油工程仿生学应用现状及展望[J]. 石油学报, 2016, 37(2): 273-279. |
[14] |
顾乐民.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回顾与未来趋势[J]. 石油学报, 2016, 37(2): 280-288. |
[15] |
王香增. 延长石油集团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展[J]. 石油学报, 2016, 37(1): 137-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