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勇, 张世明, 吕琦, 杜玉山, 李伟忠, 程紫燕, 吕晶, 刘祖鹏. 中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低成熟度页岩油立体开发技术——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24, 45(4): 672-682,697. |
[2] |
王永诗, 郝雪峰, 安天下, 张鹏飞, 熊伟, 秦峰. 盆地结构控制下的地层压力-流体-储集性协同演化及控藏作用——以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23, 44(7): 1058-1071,1150. |
[3] |
彭军, 杨一茗, 刘惠民, 曾垚, 于乐丹, 许天宇. 陆相湖盆细粒混积岩的沉积特征与成因机理——以东营凹陷南坡陈官庄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2, 43(10): 1409-1426. |
[4] |
刘震, 朱茂林, 刘惠民, 李晓珂, 梁裳恣, 巩建强, 张鹏飞. 花岗岩风化壳储层形成机理及分布特征——以东营凹陷北带西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21, 42(2): 163-175. |
[5] |
宋明水. 胜坨油田成藏条件及勘探开发关键技术[J]. 石油学报, 2021, 42(1): 128-142. |
[6] |
郭小文, 陈家旭, 袁圣强, 何生, 赵建新. 含油气盆地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年龄对油气成藏年代的约束——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3): 284-291. |
[7] |
吕传炳, 付亮亮, 郑元超, 李昆, 黄志佳, 冉爱华. 断陷盆地油藏单元分析方法及勘探开发意义[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63-178. |
[8] |
杜学斌, 刘晓峰, 陆永潮, 刘惠民, 张守鹏, 马义权, 赵珂, 魏巍. 陆相细粒混合沉积分类、特征及发育模式——以东营凹陷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11): 1324-1333. |
[9] |
张向涛, 杜家元, 丁琳, 黄鑫, 贾培蒙, 李小平, 李智高, 李潇. 不同水动力机制下砂体沉积响应及岩性圈闭形成模式[J]. 石油学报, 2019, 40(s1): 105-114. |
[10] |
操应长, 杨田, 宋明水, 王艳忠, 马奔奔, 王健, 远光辉, 葸克来. 陆相断陷湖盆低渗透碎屑岩储层特征及相对优质储层成因——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为例[J]. 石油学报, 2018, 39(7): 727-743. |
[11] |
张顺, 刘惠民, 王敏, 傅爱兵, 包友书, 王伟庆, 滕建彬, 方正伟. 东营凹陷页岩油储层孔隙演化[J]. 石油学报, 2018, 39(7): 754-766. |
[12] |
吴靖, 姜在兴, 梁超.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细粒沉积岩岩相特征及与沉积环境的关系[J]. 石油学报, 2017, 38(10): 1110-1122. |
[13] |
曾翔, 蔡进功, 董哲, 王学军, 郝运轻. 泥页岩沉积特征与生烃能力——以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7, 38(1): 31-43. |
[14] |
吴靖, 姜在兴, 潘悦文, 张强, 贺连啟. 湖相细粒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080-1089. |
[15] |
金凤鸣, 侯凤香, 焦双志, 李熹微, 涂太明, 赵晨, 王鑫, 孙守刚. 断陷盆地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以饶阳凹陷留107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8): 986-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