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爱林, 郭智, 郭建林, 闫海军. 中国储层地质模型30年[J]. 石油学报, 2021, 42(11): 1506-1515. |
[2] |
高崇龙, 纪友亮, 靳军, 王剑, 杨召, 罗正江, 任影, 张月. 阵发性洪水控制的河流型冲积扇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模式——以和什托洛盖盆地北缘现代白杨冲积扇为例[J]. 石油学报, 2020, 41(3): 310-328. |
[3] |
张昌民, 宋新民, 支东明, 周心怀, 尹太举, 尹艳树, 朱锐, 冯文杰, 张宝进. 陆相含油气盆地沉积体系再思考:来自分支河流体系的启示[J]. 石油学报, 2020, 41(2): 127-153. |
[4] |
石雨昕, 高志勇, 周川闽, 翟弈程, 樊小容, 冯佳睿. 新疆博斯腾湖北缘现代冲积扇与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流体系的沉积特征与意义[J]. 石油学报, 2019, 40(5): 542-556. |
[5] |
宫清顺, 刘占国, 宋光永, 夏志远, 柳金城, 管斌, 范卫光. 柴达木盆地昆北油田冲积扇厚层砂砾岩储集层内部隔夹层[J]. 石油学报, 2019, 40(2): 152-164. |
[6] |
唐杰, 张文征, 温雷, 谷玉田, 陈学国. 基于正则化局部自适应核回归的单点高密度地震资料随机噪声压制方法[J]. 石油学报, 2019, 40(12): 1495-1502,1552. |
[7] |
窦同伟, 刘清友, 任海涛, 孙景涛, 周岩. 地层岩石抗钻特性横向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 2016, 37(S2): 144-149. |
[8] |
陈轩, 杨振峰, 王振奇, 岳欣欣, 刘焕, 张成壮, 王雅宁. 大型斜坡区冲积-河流体系沉积特征与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以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6, 37(9): 1090-1101. |
[9] |
刘成明, 王德利.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Shearlet域一次波与多次波分离[J]. 石油学报, 2016, 37(4): 483-489. |
[10] |
冯文杰, 吴胜和, 许长福, 夏钦禹, 伍顺伟, 黄梅, 景亚菲. 冲积扇储层窜流通道及其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以克拉玛依油田一中区下克拉玛依组为例[J]. 石油学报, 2015, 36(7): 858-870. |
[11] |
李景叶. 砂岩油藏地震数据流体替换[J]. 石油学报, 2012, 33(4): 633-639. |
[12] |
黄捍东, 张如伟, 魏世平. 地震非线性随机反演方法在陆相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9, 30(3): 386-390. |
[13] |
赵邦六, 石玉梅, 刘颖, 齐莉. 利用多分量地震数据预测油气藏分布[J]. 石油学报, 2008, 29(5): 676-679. |
[14] |
李道伦, 卢德唐, 孔祥言, 杜奕. BP神经网络隐式法在测井数据处理中的应用[J]. 石油学报, 2007, 28(3): 105-108. |
[15] |
贺维胜, 夏吉庄, 杨宏伟, 黄旭日. 三维高分辨率模型的建立及应用[J]. 石油学报, 2007, 28(1): 58-60,66. |